青年雕塑家范曉雨贈送孔子銅雕感恩母校
11月10日,一尊孔子雕塑在沾化二中校園揭開了面紗:這尊鑄孔子銅雕像約一人高,面容安詳栩栩如生,其儀態為孔子行教中的交手敬拜行禮——左手在前右手在后,雙手相疊置于胸前,表示愿意傳授學生技藝和學問。
而捐贈這尊雕塑的,是沾化二中的畢業生、青年雕塑家范曉雨先生。“我對母校心懷感恩之情,想用自己坎坷的求學路和艱辛的創業經歷,來鼓舞二中的師弟師妹們,希望他們樹立堅忍不拔、吃苦耐勞、堅持理想不放棄的信念。”范曉雨說。
很多時候,人的迷茫就在一念之間。在他快要迷失方向的關鍵時刻,班主任張建軍老師引導并鼓勵他堅持求學,同時給他指出了另一條人生軌跡——走藝術特長生之路,這也讓范曉雨豁然開朗。踏上藝術求學之路后,范曉雨欣喜若狂,因為他無比摯愛美術,再加上有不錯的天賦和悟性,讓他的美術學習漸入佳境。但命運恰恰在這時,又給了他另一個考驗:在高三外出求學之前,學校老師組織了一次水粉寫生課,范曉雨將紅色的襯布畫成了綠色,這讓美術老師商照富意識到,范曉雨在色彩感知方面存在問題,有可能是色弱。
這對于學美術的孩子來說,無異于晴天霹靂,滅頂之災。范曉雨去濟南一所醫院檢查之后,內心近乎崩潰。他爬到一座孤山的山頂坐了整整一天,痛哭過、迷惘過、無助過。但哭過之后,他憑著強大的內心和意志重新振作起來,他不愿服輸、不肯認命,決定繼續藝術求學,不但要考美術,而且要考美術里最難考的雕塑專業。這對于一個家境貧窮、孤立無援的高三學生來說,這條求學之路注定要充滿辛酸與挫折。
求學之路無疑坎坷,但是通過自己一次又一次的努力,范曉雨終于用知識改變了自己的命運。“我最終想表達的是,即使當我們從一個絕望進入到了另一個絕望,請永遠不要放棄希望、放棄拼搏。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,我們也要去殺出一條血路,這是我們的求生之路,這也是我們沾化二中的拼搏精神。”范曉雨說。